生态美,产业旺、文旅兴!德州大地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时代乐章

2022/10/31 13:42:05   来源:大众网    

  10月27日下午,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行。会议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推进,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去年以来,德州市全面贯彻落实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发挥沿黄地区生态优势,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长的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全市力量,推动战略落地落实。制定印发《中共德州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高水平编制完成《德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为德州市深入推动黄河流域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引领,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生态优先

  ——高位统筹践行生态保护理念

  德州的发展命脉在水,希望也在水。6月14日,德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与市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合并召开,市委书记田卫东在会上要求,要充分认识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率先突破。

  “十四五”是德州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市级规划、明确工作清单、市纪委监委落实帮包制度、制定专项监督机制和工作方案……今年德州市围绕水源涵养地保护修复、防灾减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综合治理、文化传承保护等重点领域,完成130多条干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治理河湖岸线1.5万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平方公里,累计封停地下水井4910眼,完成全市4090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9%,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坚持保护和修复双管齐下。今年以来,德州市已组织开展两轮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检查,覆盖齐河、庆云、乐陵、宁津,共排查整治点位145处;规划立项人工湿地31个,已建成投运7个。今年1至4月,全市6个国控断面水质Ⅲ类水体比例为83.3%,高于全省均值,比去年同期提升33.3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升级

  德州市坚持绿色发展,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速新兴产业导入,以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位于德州市齐河县的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自2003年落户以来,秉持“科技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在技术上高举高打,在市场上普惠下沉,以创新打破垄断,多项研发技术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

  多年来,心脏支架的先进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公司垄断,百多安公司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专家团队,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降解心脏支架。为了进一步吸引和引入高端人才,增强企业科研研发能力,2020年底百多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授牌,今年8月份创建中国医工交叉与转化协同创新平台,向全球发出人才招募令。

  公司研发产品覆盖神经科、外科、心血管、肿瘤介入及医用防护等领域,获得欧盟CE认证、美国FDA的认可,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32项,申报国内外专利260余项,有60多个产品实现了产业化,销往国内3000多家医院以及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的桑产业链条也不断延伸,该县致力于桑的全元素利用,聘请向仲怀、李玉等院士专家为顾问,加大与中科院、西南大学、吉林农大、广东农科院对接合作;突破桑资源原料(桑叶、桑椹、桑枝、桑黄等)的种植、安全供应、保鲜储运、绿色加工、活性成分高效制备及功能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10项,申请发明专利20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大力引进培植桑产业项目,桑产业企业达到20家,年加工椹果2万吨,桑叶1000吨。下一步,夏津县将以古桑研究院为依托,精深研发古桑茶、桑黄、桑叶精粉、桑椹果干等古桑健康产品。

  文旅融合

  ——保护传承大力弘扬黄河文化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德州的使命与职责,德州坚持“保护传承、交流互鉴”原则,依河发展,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让文旅资源更具吸引力。

  夏津县拥有12.8万亩的黄河故道,其中6000亩的古桑树群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夏津县以桑塑城,引进了德百温泉度假村、旅游小镇等文化旅游项目,连续举办了14届椹果文化采摘节,承办了第二届德州市旅游发展大会,“椹果之乡 生态夏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下一步,夏津县将深挖古桑文化、黄河文化,加快重点文旅项目建设,让夏津成为京津冀鲁重要旅游目的地。

  坐落于德州市齐河县的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总投资120亿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集自然博物馆与古典园林景区于一体,气势恢宏、规模庞大,既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园林艺术的博物馆,已储备各类藏品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152件、三级文物近千件;珍奇矿石、古生物化石、青铜器等1.1万件;各类文化美术作品1.26万件;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1万多株,各式景观石120万吨,具备成为世界级博物馆的实力。

  依托此项目,齐河将形成集文物保护研究、工艺品展销、文化旅游、文化演艺、文化博览、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为全省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贡献力量。该项目将与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水上世界、动物王国、温泉度假村组成强势区域旅游资源,年可接待游客600—800万人次,成为省会城市群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德州深挖黄河文化特色资源,为不同景区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从齐河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夏津开发形成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区;从乐陵打造黄河故道千年枣林,到德城黄河涯万亩桃园、临邑红坛寺森林公园等旅游项目的建成,德州市黄河文化旅游的基本脉络进一步完善。

  大河奔流,奋进不息。德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力谱写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崭新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大众网·海报新闻 综合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德州日报等)

编辑:李真    责任编辑:胡立荣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